对话式语言#

技术文档应当以平易近人、简明扼要为基调,建议采用 对话式 写作风格,例如使用 “你可以……“ 这样的表述。技术内容本身往往抽象复杂,若再辅以生硬刻板的语言,极易让读者感到晦涩乏味。

需要明确的是,对话式语气并非简单照搬日常口语。日常交流中常见的冗余表述和逻辑跳跃,恰恰是技术文档应当着力规避的问题。

案例#

以下是几个技术文档优化的实际案例,结合对话式语气与专业表达的平衡:

案例一:GitHub官方文档优化#

优化前

为了确保代码仓库的可维护性,开发者需定期执行代码审查。代码审查流程应包括功能验证、代码风格检查和潜在风险评估。

优化后

你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代码审查来保持仓库的健康状态。具体来说,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:首先验证新功能是否符合需求,其次检查代码风格是否统一,最后识别潜在的性能或安全风险。

优化要点

  1. 用「你可以」句式建立对话感,降低技术门槛

  2. 将抽象的「可维护性」转化为具体的「健康状态」比喻

  3. 拆分复杂流程为清晰的步骤引导

案例二:Google开发者文档示例#

优化前

配置服务器环境时,需确保操作系统版本与依赖软件兼容。建议使用Ubuntu 20.04 LTS,并安装Python 3.8以上版本。

优化后

当你准备配置服务器环境时,首先要确认系统兼容性。我们推荐使用Ubuntu 20.04 LTS,因为它对主流开发工具的支持最稳定。同时,请确保Python版本在3.8以上,这是当前大多数框架的最低要求。

优化要点

  1. 增加场景化引导「当你准备…时」

  2. 补充「最稳定」等价值判断,增强说服力

  3. 用「大多数框架」关联实际应用场景

案例三:某云服务API文档优化#

优化前

调用API时需在请求头中添加Authorization字段,格式为Bearer {token}。若返回401状态码,表明认证失败。

优化后

当你调用API时,记得在请求头里加上Authorization字段,格式是Bearer {token}。如果看到401错误,别担心,这通常是因为token过期或格式错误。你可以检查token有效期,或者重新生成一个试试。

优化要点

  1. 用「记得」「别担心」等口语化表达拉近距离

  2. 增加故障排查建议,提升实用性

  3. 保持技术术语的准确性(如401状态码)

案例四:DeepWiki对话式文档应用#

在GitHub仓库中,用户可直接提问:

问:这个函数的作用是什么? 答:这个函数负责处理用户登录请求,它首先验证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,然后生成JWT令牌。如果验证失败,会抛出AuthenticationError异常。你可以通过调用verify_token()方法来校验令牌的有效性。

优化要点

  1. 直接采用问答形式,符合对话习惯

  2. 提供代码调用示例,增强实操性

  3. 解释异常处理机制,降低使用风险

案例五:技术方案文档结构优化#

优化前

本方案采用微服务架构,包含用户服务、订单服务和支付服务。各服务通过RESTful API进行通信。

优化后

我们设计了一个灵活的微服务架构,包含三个核心模块:

  • 用户服务:负责管理用户注册、登录和权限

  • 订单服务:处理订单创建、查询和状态更新

  • 支付服务:集成主流支付渠道,支持在线支付和退款 这些服务通过RESTful API进行松耦合通信,你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独立扩展任意模块。

优化要点

  1. 用项目符号拆分模块,提升可读性

  2. 增加模块职责的具体描述

  3. 强调架构灵活性,关联业务价值

这些案例共同体现了技术文档优化的核心原则: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,通过对话式表达降低理解成本,通过结构化设计提升信息传递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