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学习法¶
参考:你不知道的“蔡加尼克记忆”等5种高效学习法,赶紧学下 - 知乎 (zhihu.com)
颠覆传统的5种高效学习法:必要难度法、场景还原法、交替学习法、蔡加尼克记忆。
先考试,后学习¶
这背后的原理,叫做「必要难度原则」:
你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挖出某项记忆,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深,因为提取能力与储存能力都被增强了。
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,先猜测后学习,你的大脑能以更高要求去运作,知识会更深刻地印在脑中。
预考就像学习的「预告」,先激活你的大脑,让它对接下来学习的知识点有足够的重视,这样,在下边的学习当中,我们的效率会变得更高。
所以,下次要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,先去找份真题来做吧,就算最后交白卷也无所谓,就算所有的选择题都是蒙的也无所谓,因为预考本来就不是用来检验你的知识,而是为了告诉你的大脑:「这个知识不会吧?这个知识也不会吧?不会就对了,接下来我看书听课的时候,你给我勤快一点!」
还原场景就能还原记忆¶
实验证明,我们的记忆和周围的环境相关联。我们的大脑会把知识和听觉、视觉等感觉关联起来。熟悉的感觉就有可能唤醒我们的一段记忆。
学习的时候,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点。当我们回到那个场景,那些熟悉的视觉、熟悉的听觉,会帮助我们唤醒当时学到的知识。
在不同地方学习¶
科学家发现,如果我们在学习时更换不同的地方,学习的效率、对知识的记忆反而会变得更高。一直在固定不变的地方学习,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。
为什么呢?同样是基于「场景还原」的原理。
大脑在记忆时,不是单一地存储知识,而是会把知识和我们的感觉建立一种联系,一起存储下来。如果你更换不同的地点,去学习一段知识,比如说我这篇文章吧,你在咖啡馆读一遍,在地铁上读一遍,回家躺在床上读一遍,每读一遍,这篇文章中的知识,会和你对周围环境的感觉,一起储存在大脑中。
关联的感觉越多,这篇文章被你的大脑唤醒的概率就越大,记忆的效果也越好。
不能只练习你不会的东西¶
这样的学习方法称为「交替学习」。
大脑特别擅长发现不协调,一旦看到什么东西超出了正常的秩序和或范畴,大脑会立刻警觉起来,敦促潜意识,更深入地处理信息。
大脑就像是一个敏感的侦探,它会想「这个东西怎么可能在这里呢?不行,我必须认真看一看。」
如果你背的每一个新单词,都是新单词,大脑就会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,进入一种机械工作的状态。可是学习和制造零件不同,机械工作就意味着低效率。
所以,适当掺入一些已经背过的单词,就能打破这种模式。
人为创造一种「不协调」,时常重新唤醒一下大脑,才能让大脑一直处在高速运转的状态。
另一种方法,就是把各种练习混合进行,比如背 10 个单词,做一篇阅读,再做一篇完型,这样的训练也是一种「交替练习」,效果也会比一上午背单词一下午做阅读要好很多。
「打断」有助于学习¶
科学研究表明,适当的「打断」,其实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。
一个人越是在关键时刻被打断,那么他对那件事情的记忆就越是长久。
这个结论后来被学界命名为「蔡加尼克记忆效应」。
小说、电影里也会时常有类似的桥段:主人公接受了一项自己不太愿意完成的任务,不停地有人开始打扰他,影响他,结果这件任务在主人公心里就变得越来越重要,越来越想完成。
所以当你进行一项需要创造力的工作,或者是学习时,你可以适当地加入「打断」。
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帮手,每隔 25 分钟,你要强制休息一下,这种戛然而止,反而会更激起你的热情,也会让你的大脑记得更牢固